从3000多年前“火”到现在!
字号
彝族
一个敬火、崇火的民族
他们认为火象征光明、正义与希望
因此也被称为“火的民族”
火把节
彝族古老的传统节日
据彝文古籍《彝族源流》记载
从远古武洛撮时代(3000多年前)开始盛行
彝族历法记载
农历六月廿四
彝族布摩会用一根麻线
捆吊一个象征着宇宙万物的鸡蛋
走村串巷收拾不规矩失散火种
村民从自家火炉中点燃火把
从门底缝隙处递出
然后举着跟在布摩后面
到指定地点后
布摩将蛋放入挖好的土坑内
所有火把投放在上面
用污水浇灭
随后
布摩祭祀
众人再取新火种原路返回
从家门上方接回炉中
并从炉中点燃火把点燃柴堆
在熊熊火光边欢唱、跳舞
随着时间推移
火把节的内容逐渐丰富
增加了歌舞表演、斗牛、赛马、摔跤等活动
整个节日充满了欢乐和活力
彝族火把节一般为3天
第一天迎火,彝语为“都载”
第二天颂火、赞火,彝语为“都格”
第三天送火,彝语为“朵哈”
火把节
是彝族农耕、天文、服饰
自然崇拜等文化要素的载体
是彝族传统文化中
最具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
2009年
赫章彝族火把节
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原标题:《文化 | 从3000多年前“火”到现在!》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1
2024-11-10 23:45 点击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