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场的员工透露,有一种尸体无人敢烧,即使家属请求也不可以

原创 火葬场的员工透露,殡葬一条龙4008341834有一种尸体无人敢烧,即使家属请求也不可以

2024-12-22 17:15

发布于:天津市

释道原曾在《景德传灯录》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一种说法那便是“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日渐紧张,慢慢的人们也已经从土葬的传统习俗中接受了火葬的方式,就这样从前的义庄演变成了如今的火葬场,可曾经的义庄是什么尸体都可以接受,而现在的火葬却并不是能什么尸体都能火化,即便是家属请求也不可以,那么究竟哪些尸体在他们的火化范围之外呢?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殡葬服务每一位被送到火葬场的遗体,最终都是为了尽快的火化,家属也是为了尽早让他们“入土为安”。但是现代的火葬场并不像曾经的义庄,只是一个停留尸体的地方,随后家属领取带走即可,随着国家对火化的要求,火葬场自身的管理也是非常严苛。

火葬场顾名思义是火化焚烧尸体的地方,往往给人的意识中,有什么尸体拉到火葬场即可,需要火化找他们即可,但事实上在这里他们的工作是火化尸体,可并不是所有尸体都敢火化,殡仪馆即便是家属要求,家属签字,都是行不通的,那么在疑惑为什么会有他们不敢火化的尸体之前,就需要了解一下火葬场焚烧尸体的流程了。

尸体需要火化正常需要5个流程,首先要做的便是取得死亡证明书,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人死亡之后需要取得相应的死亡证明,如在医院死亡,医生就会开具相应的死亡证明,但若是在家自然死亡,一般是居委会或是派出所开具,丧葬一条龙但若是其他原因如溺亡、交通死亡,一般是由单位或者公安部门开具,有了死亡证明,此时家属可以联系相应的火葬场或殡仪馆,便进入了第二个流程,死亡说明,领取到第一步死亡证明之后,即可通过电话沟通,或现场沟通,要求火葬场工作人员前往接收尸体,并做好死者姓名、年龄等基础信息相关备注,并确定火葬的特殊要求,白事公司如是否要脱衣服、是否举行吊唁等火化事宜,并且在火葬场员工到达接收尸体时,家属就需要提供相关的死亡证明以及所需物品。

在接收尸体之后,需要家属跟随到达火葬场,交验死亡证明,选购骨灰盒,领取火葬证等等相关火化手续,到此时火葬场才算是正式接受尸体相关火化工作,在接手之后一般需要2-3天,才由家属领取骨灰,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需要与火葬场办理相关提前火化手续,丧葬服务公司需要延后,就需要办理相关冷冻手续。

第4个环节,便是在火化之后根据家属实际需求,举行告别仪式或吊唁仪式,此时尸体才算是正式火化,火化之后,根据家属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到第五环节,大部分家属会选择直接带走骨灰盒,而部分家庭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寄存骨灰,仅需要根据火葬场相关寄存流程即可寄存骨灰,殡葬礼仪服务到此时一具尸体的火化流程才算彻底完结。

从笔者梳理的以上流程,不难看出,所有尸体的火化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死亡证明,按照规则办事,就总有一些游离在规则之外,即便是已经死去的“尸体”,总有无法证明的尸体,或者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身份,又或者因为没有可以证明身份的“身份”。

对于日常遵纪守法的人来说,或许尸体火葬只是对死者的“尊重”,有什么不能火化的呢,毕竟尸体一直放在那里也是一种亵渎,一种资源的浪费,还需要占用冷冻库,占用公共资源,但事实上火葬场就是本着对死者的尊重,才会这样做。

毕竟一个人的死亡有太多的可能,而尸体本身是可以保存非常多的线索,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对于公安等办案机关来说,尸体可能就隐藏了他们办案的线索,因此尸体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因此火葬场也是不敢随意火化的,并且在没有死亡证明的情况下火化尸体本身也是违法的,因为如果这具尸体被卷入了不知名的案件中,对警方来说可能需要相关的解剖才能获得死因,或通过解剖获得相关案件的线索,如果直接火化,将会焚烧掉一切关于尸体的证据。只有在官方出具证明的情况下,才能表示死者是经过认可可以被火化了,火葬场再进行火化,不仅符合相关规定,同时也并不耽误多少时间。

火葬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个人人谈之色变的存在,遗体对于人们是可怕的,但对于这里时常与尸体打交道的工作人员来说只是一种常态,火葬场只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按照流程办事,按照规定操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土葬转为火葬的时候,死亡的意义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死亡的状态,而火葬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慢慢地改变着,在无数人不知道的地方。

在过去的时候火化尸体,效率并不高,相关火化设备也是十分简陋,这也导致尸体火化时常不彻底,会进行二次火化或者翻动尸体,简陋的火化设备也无法有效的密封火化过程中,由于尸体本身或者燃料本身产生的相关废气等污染气体,这也造成在当时有许多家属对尸体火化有着非常大的抵触。

直到后来根据国家对排放污染物的要求,随后对火化炉以及相关的燃料做了几次重大提升,并且为了体现对死者的尊重,对火化的过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之前可能火化一具之后,做简单的处理之后便焚烧下一具,如今更加的要求一次一具,并且在火化的过程中不使用钩子等其他工具来翻动尸体,在尸体进入火化炉之前要保持文明、平衡,体现对死者的尊重,而不是单单的以火化完成为结果。

同时为了保障在火葬场员工自身的安全与环境的舒适,对火化炉外观也是经历几次整改,做到现在操作更加方便安全,在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节省更多的人力,为了让家属获得更好的精神慰藉,家属可以在火化炉前或者通过电脑监控室查看火化进程,因此为了让死者的家属在这样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保持更好的氛围与尊重,获得更好的心理安慰,火化炉的外观也是多次改进,毕竟失去家人的悲痛,并不因为家人的火化而火化。

结语

人们对死亡往往都是选择避而不谈的,也正是这种鸵鸟的心态,导致大多数人其实对火葬场具体的一些要求并不清楚,而在遇到的时候,就会对各种的流程非常头痛而不解,其实不仅仅是火葬场有着这些让人想象不到的情况,还有很多行业,不同地方,都有着一些行业外的人不了解的情况。

而这些存在的事情,并不会因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而改变,对生活保持一颗好奇心,总会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事件,或是让你感到惊讶,或是惊喜,就像盲盒一样让人无法预知,犹如死亡一般,最终都要面对。

参考资料:《景德传灯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4-18 14:16 点击量:30